文体场馆-武汉大学

图书馆

  武汉大学图书馆以其历史悠久、藏书丰富、建筑宏伟、环境幽雅而闻名于世。图书馆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图书室,1917 年正式建馆,1928 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图书馆。1935 年启用坐落在东湖之滨、狮子山顶的老图书馆大楼。武汉大学图书馆老馆及其周围的建筑群,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1985年在校园中心又建成了一座新图书馆。2000年8月,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、武汉测绘科技大学、湖北医科大学合并,四校图书馆也相应合并为新的武汉大学图书馆。2011年10月,总建筑面积为35548平方米的武汉大学图书馆(总馆)新馆落成启用,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。全校现有图书馆馆舍面积为62403平米,资料室为15601平米,总面积达到 78004平米。改扩建的信息科学分馆新馆投入使用后,全校图书馆馆舍面积将达9万平米。

  全馆现设文科分馆、理科分馆、工学分馆、信息科学分馆和医学分馆等五个分馆,均为湖北省“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”,全校35个院系、研究中心及实验室设有图书资料室,在业务上由总馆统一领导,共同组成学校的文献服务网络。

  截止至2014年12月,文献资源总量达1569万余册。印刷型文献共698万册,其中图书582万册,报刊合订本94万册,声像缩微资料22万件;2014年订购各类文献数据库455个,中外文电子书刊达871万册,其中电子图书741万册,电子期刊120万册;图书馆藏有古籍20余万册,有300多种收入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》,61种入选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》。学科覆盖面广,遍及文、理、工、农、医等各个领域,其中尤以我校重点学科文献的收藏最为完整。

校史馆

undefined

  2023年11月13日,位于樱顶老图书馆内的校史馆焕新开展。

  校史馆一楼保留了举办“珞珈讲坛”的功能,负一楼、四楼和五楼为校史展区,以“根、魂、梦”为脉络布设“百年风华”“群星璀璨”“华章日新”三个展区,以11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、600余件档案史料及文物、50余张信息翔实的图表、10余套多媒体视频音频设备为支撑,以时间为标尺,以事件为刻度,凸显历史节点、精神触点、时代焦点。

周恩来旧居

  1937年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,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。国民政府西迁武汉,武汉成为全民族抗战指挥中心。12月,中共中央在武汉设长江局(对外称中共代表团),周恩来从延安来到武汉,主管军事和统战工作,并任改组后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。1938年5月至9月,周恩来、邓颖超夫妇居住在“珞珈山十八栋”27号,即第19栋别墅。

  周恩来在寓居“十八栋”期间,组织领导“抗日活动宣传周”“七七抗战一周年纪念”等系列抗日宣传活动,先后在武汉大学做了3次演讲,给军官训练团授课,会见国民党高级将领、民主人士、文化界和新闻界的知名人士,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。因此,这里有着“国共合作抗日小客厅”之誉。

  武汉大学周恩来旧居因其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,于1983年被武汉市人民政府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,2001年,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艺术博物馆

 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位于珞珈山麓,由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朱锫设计,外形设计酷似一颗闪耀的钻石,是一座在校园布局中有颠覆性的建筑。它在以传统建筑为主题的校园中心设置了一个全新的现代空间,让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魅力相得益彰。

  万林艺术博物馆建筑面积约8000余平方米,主要用于艺术展览、艺术文化交流、考古成果展览、教学及学生活动等。 万林艺术博物馆由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校友捐资建设,以其父的名字命名。2013年11月28日,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举行封顶仪式。

宋卿体育馆

  宋卿体育馆位于狮子山西部南坡底,坐东朝西,是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该馆建于1935年,由黎元洪(字宋卿)之子黎绍基和黎绍业将其筹建江汉大学的基金十万大洋(中兴煤矿股票)转捐给武汉大学而建造。

  该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,长35米,宽21.3米,高15.1米,建筑面积2748平方米,建筑层数两层,上层为球场,下层为健身房。屋顶结构采用三绞拱钢架与钢筋混凝土相结合组成大跨度空间,别具一格的山墙,孔雀蓝琉璃瓦屋顶随三绞拱的弧线轮廓而转折,形成轮舵式的山墙和三重檐歇山顶,四隅设亭,二层内有看台,外有观景台,利用密檐高差采光通风。整个体育馆融使用功能、建筑艺术和当时先进的建筑技术为一体,堪称我国20世纪30年代体育馆建筑经典佳作。